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唱响主旋律

鲍店煤矿:“靶”向发力 “抠”出真金白银

作者: 史亚丽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鲍店煤矿以“保安全、稳产量、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为主线,找准“节”点,挖掘“效”点,将成本管控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度电、每一米巷道、每一张办公纸,在细节中“抠”出了千万元级效益。

向技术要效益:生产环节的精准“瘦身”

能耗革命从“风与电”破题,通风系统曾是隐形的“电老虎”。这个矿通防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精准调整主通风机叶片角度,永久封闭闲置巷道1500米,使风机功率直降43kW,年节电成本超过55万元。而一张贴在机电管理部墙上的“避峰填谷用电时刻表”,则指挥着运输、排水等大型设备精准避开电价高峰运行,通过调整副井提升机驱动装置程序、优化热害治理系统运行、调整洗煤系统运行时间等方式,仅此策略上半年电费同比压降33万元。

在井下工作面,该矿研究制定7306工作面单面生产期间稳产高产方案,通过实施精采精放、强化设备检修维护等措施,日均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煤炭回采率提升至93%。同时,矿内掀起“设备复活潮”,回收调剂闲置设备278台套,综机设备租赁费较预算降低700余万元。充分挖掘废旧物资剩余价值,对可修复改制材料进行二次筛选,上半年盘活存量资产327万元。

以精益控成本:数据赋能的智慧“加持”

数据系统精准狙击浪费点。在该矿经营数据中心实时跳动着矿井“生命体征”,这套集成“数据集控、异常报警、分析输出”的“167”数据全生命周期系统,精准研判异常数据,精准查找问题根源。对1184个工序价格进行修订完善,准确率达到90%。

树立“降本即增效、节支即增收”理念,构建“全面预算+精细管控”双轮驱动体系。建立“材料消耗预警机制”,对超支单位实施“红黄绿”分级预警和约谈问责。开展井下边远巷道闲置设备物料回收等浪费识别行动1350余项,消除浪费闭台率达到80%以上。开展TPM对标提升活动,建立关键设备履历卡315份。通过扫码即可查阅维修记录。“设备有了‘身份证’,巡检‘码上办’,省时又省心”,机电工区职工小李对设备“电子身份证”提效率降故障赞不绝口,数字化管理使故障率同比下降18%,维修成本压缩40%。

转思维提动能:小改小革的创效收益

“按照每年修复各类型号排沙泵90台、综合节约配件损耗3000元/台计算,加上节约的人工时效,每年可创经济效益10余万元。”王燕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员刘斌展示着他们自主研发的“旋转拉力式”拆卸工具。技术员小陈则自豪地展示着他们团队的获奖作品《采煤机柔性轴防窜装置》:“别小看这个卡扣,月省维修费4万元!”

这个矿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对技术革新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主创人员可参与项目利润分成。推行“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全矿发布“深部冲击地压智能预警”“石充填率提升”等30项“卡脖子”难题。他们以小改小革为载体,今年以来征集成果150余项,从综采二区的智能化数据统计到综合服务中心废旧皮带改造的防滑垫,从废旧轮胎变废为宝的创意改造,到职工自主设计加工的“干衣净靴一体机”……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职工创新创效成果得到表彰,加快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成本管控、节支降耗提供有力支撑,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